时间:2023-02-17 15:13:08 | 浏览:503
小时候,我实在没有书读的时候,就翻《新华字典》玩,这实在是一本好玩的工具书,在用“前途”这个词造句的时候,新华字典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其实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一点都不雷人,我们随便翻翻历史,都知道这事情并不可笑,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不太讲究出身门第,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市,卫青是个养马奴,刘邦是个小吏,朱元璋是淮右布衣,只要真的有才能,确实都有着光明的前途。
我小时候从《新华字典》读到这句话,莫名感到光荣和自豪,当时就觉得,我们的国家确实与众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没有什么身份和地位,无论你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还是拖拉机手、售货员、农民,我们都是一样的。
我的父亲是60后,读了中专,后来进入了供销社,我妈妈是小学代课老师,我爸爸的一位同学上了高中,考了大学;我的亲叔叔,先学兽医,后上了少林寺学功夫,后来开了个饭店做生意,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我小时候,是在供销社的大院儿里长大的,看着叔叔们上班、下班,饭后一起看电视,他们还组织运动会,赛跑,踢球,拔河。妈妈虽然是代课老师,但学校会发给她们整齐的西服和裙子,路上的熟人见到了,都会叫一声“李老师”。
当时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县城,人们遇到了陌生人打招呼,一般都会叫他“同志”,介绍他人的时候,都是“xxx同志”,“男同志”、“女同志”,很少有“先生、小姐、老板、X总”这样的称呼,而现在,“同志”已经成了一种奇怪的词汇,而现在,见到体力劳动者,一般叫他“师傅”;见到护士,有人叫她“服务员”;网络上提到富豪,一般叫他们“爸爸”、“老公”之类。
同志,这个词,普通人早已不再使用,成了我们这代人的童年记忆之一。所以,当几年前,有个年轻人制作出了《前进!达瓦里希》这样的动画短片时,我是很有感触的。
在某个时间节点上,人与人之间,是真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只要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那就都是值得尊敬的同志。后来几十年,情况就慢慢的变了,我爸妈,顶多被人叫一声“大爷大妈”,而镇子里人见了我叔叔,都得叫一声“X老板”,因为他靠着一手好拳脚、靠着一身滚刀肉的本事,借鸡生蛋,强凶霸道,翻身发家致富,一度垄断了镇里的菜市场,资产千万,开豪车,戴名表,出入高端会所,和各路官绅谈笑风生。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对于许多人来说,可以算是最好的时代,那时候改革开放,国退民进,大批的国企工人下岗,大批的事业单位改制。我爸爸所在的供销社解体,回了老家,代课教师改革,我妈妈也失去了工作。
但在那个时候,那些掌握着关键信息,拥有着更多资源的人,眼光更为长远的人,更为努力,决定更为果断的人,他们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我爸爸后来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建筑农民工,我妈妈成为了一个每天要工作上班十几个小时,还要种地的乡镇企业农民工。我爸爸的两位同学,一个上了大学,现在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另外一位,高中时期考上了空军飞行员,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军人。他们当时的起点,是差不多的。
不过在八九十年代,还有一批人,那些胆大包天,“法无禁止皆自由”的人,他们都发财了。危机之中,机遇往往是最多的。那些地方国企的领导,另外成立了公司,贱卖了国企的资产,遣散了工人,然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明星私企的董事长。那些机械、厂房、土地,辗转都成了新时代的私企生产资料。
而工人,一夜之间,从先锋队,成了社会的最底层之一。老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面,一位工人为了养家糊口,骑着自行车载着自己的妻子,送她去站街卖淫,这不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这就是当年的现实。
我们不抱怨时代,抱怨时代没有意义,每一个人都是时代车轮上的螺丝钉,滚滚向前的时候,宏大叙事的时候,个体的感受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巨大的危机面前,往往也给了好多次选择,只是那些忠厚、争执、软弱、信息闭塞、反应迟钝的人们,做不到那些事情。即便在那个最平等的时代,人与人的资源也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也是拥有信息差的。历史注定了在这种时候,少数人抓住机会,调动资源,站到赌桌上,一跃成为了庄家,而更多更多的,失去了所有,更失去了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机会。
实际上,历史在任何时候,都是给了机会的。当互联网勃兴的时候,给了我们多少想象力?在那个时候,能够上网的人们,就像海绵一样广泛吸取着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太多的机遇和价值,从人们眼球一闪而过,那个时节,堪称遍地黄金。在当年的互联网上,可以说百无禁忌,当年的网民们,号称是“网络共产主义者”,他们免费生产着各类的知识、软件,你只要擅长使用搜索引擎,就能轻易成为博学广闻的通才。
人们需要通信、需要购物、需要游戏、需要求知、需要求职、需要开眼看世界,也需要每一个人去参与“改变世界”,你回想一下,那个时候,互联网孕育着多大的机遇?
看到这些的,是马云、马化腾、刘强东、雷军这一群富豪,他们成功了。而大部分人只是打着游戏,刷着帖子,抄着代码,在618双十一买买买。却从来没有想一想,从天涯论坛,到百度贴吧;从博客时代,到新浪微博;从qq空间,到微信朋友圈;从校内网,到知乎问答;从易趣,到阿里巴巴;从信用卡,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让它发生了变化?
说到底,还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很多人,穷得只剩下道德和自尊,他们所在的阶层,限制了他们的信息量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缺乏资源,缺乏知识,也缺乏胆魄和想象力,他们不懂其中的关窍,不明白商业运作的本质,看不到最重要的东西,搞不懂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知道人性、道德、法律的边界在哪里?
所以他们面对变革的时代,茫然无措,畏首畏尾,既便是看到了,也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动手抢占。许多人都会反问他人,为什么不在90年代买房?其实很简单,以当时的工资水平,能够在90年代拿出一万块的人,是凤毛麟角,即便他想做,也做不到。
阶层跃迁,是个宏大的话题,以我的智力和毅力,没有资格去研究,更没有资格去指导他人的人生。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比他人更高贵,更聪明的,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第三产业服务员,我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一样了不起。
试着想一下,能让这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不只是互联网码农、金融产业白领、房地产中介、娱乐产业明星、网红直播小姐姐;还有高空脚手架上的农民工,制造业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田野里耕作的农民。当然,我们需要的不再是白发苍苍的农民工,不再是连续工作16个小时的富士康工人,田野里白发苍苍后继无人的农民。我们需要操作高科技设备的农民工,我们需要工程师级别的流水线工人,我们需要年轻力壮、拥有最新科技的农民。
危机之中,也同样潜伏着无限的机会,真正眼光长远,充满想象力的人们,已经在做了。
在我们这个年轻的国家,在我们这个建国70年不到的国家,我们还有着大把的机会,依然有着光明的前途。我随便举个例子,“大疆无人机”,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80后,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让自己的科技产品,占据了70%的世界市场,称霸全球。
所以说,你能说我们这一代完全没有机会吗?
在互联网上,依然有着几乎免费的知识,只要你想,你可以获得一座中型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花一点点钱,你就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金融、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文学、历史、艺术,只要你想,都可以去学,都可以去实践。
“网络共产主义”、“知识共享”的时代还没有结束,你还有着太多的机会可以去尝试,身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依然可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不要让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此时此刻,我们依旧都有着光明的前途!
我们的事业,完全可以从今天开始,成功了,就是一道风景,失败了,就是美好回忆。
【新华字典第12版首发:新华字典增添粉丝点赞等新词】今天,《新华字典》(第12版)正式首发:①增添新词达100多个,如“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点赞”等;②增补了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包括“卖萌”“拼车”等;③应用程序APP同步发
工具书是学习的好帮手,被称为“无言的老师”,“教科书的教科书”。商务印书馆被誉为“工具书的王国”,出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广大师生必备的工具书。今天,“新华家族”大聚会,亲约吗?1.《新华字典》(第12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
说不出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夹杂着气愤,新华字典是孩子们学习汉字的标杆,为什么会有低俗内容?夹杂着失望,这些内容到底是怎么出现在字典里的?今天这样一则热搜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现在能发现并下架已经不错了!但这背后所反映出来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谭华一本“书龄”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作为人手一本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撰以来,共经历了12次修订,上一次第11版修订为2011年6
来源:人民网原标题:小字典记录大时代 9月1日,《新华字典》编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编纂者、出版者、读者等汇聚一堂,畅谈阅读使用《新华字典》的故事和感受。《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迄今已经印行6亿多
《新华字典》第12版八月正式出版发行以来,已完成全国新华书店的上架工作。经过12次修订的《新华字典》,发行已超过6亿册。新版《新华字典》到底新在哪?第12版《新华字典》历经五年反复论证修改,有50多个专项全面升级,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特别是
6月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1.0版)正式上线,成为市场唯一正版的《新华字典》App。然而,其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完整版则需付费40元的情况,引发舆论争议。在应用商店中,《新华字典》的评分也两极
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生活,你还记得那本《新华字典》吗?近日,第12版《新华字典》正式亮相。一本“书龄”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作为人手一本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如果你现在手边正好有最新版《新华字典》,那么可以翻到封底,这八个字就写在那里。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中国人口大概5.5亿,其中4亿是文盲,这本小字典的任务就是要给4亿人扫盲。如今《新华字典》已总共卖出了超过6亿册,这个销量
作者 | 摸书斋主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这本汉英双解版的《新华字典》至今陪伴我已22年了。记得当初是其出版后第一时间购买的,版权页和贴在书后的发票记录了这一美好的时光。特点是对比出来的。这种汉英对照的形式,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
来源:法制日报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和50个典型案例。这十大案件中,有7起民事案件、两起行政案件、1起刑事案件。多数曾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热议,包括王老吉加多宝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
从咿呀学语到顺利毕业,每个人在学校的启蒙教育都至关重要,而每个人的入学教育也都会随着一本《新华字典》拉开序幕。小编读小学那会儿,《新华字典》工具书和书包文具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堪称入学标配。因为汉语学习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基本上每一代人学习汉语
01前脚刚拍好照片,宣传了工作成绩,后脚就被责令整改,批评其作为。前两天,澎湃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事情。由于“毒教材”的影响太大,广西的全州县人民检察院呢,就联合当地教育局、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对相关小学教材、少儿读本进行专项督查,并对书店逐本
今天(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在京揭幕并向公众开放。陈列馆主体工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展出面积400余平方米,展线长200余米,含图片700余幅、文字7万余字,并展出各时期重要出版物、历史文献、20世纪20年代上海宝山路商务总部建
手中有两版《新华字典》,一本1971年,一本1979年。我们来看看到底删没删大家争论的内容。如果想看其他字可以留言,我拍出来。1971年版的很有时代特色,扉页还印有语录,1979年修订取消了,不过这两版属于字典史上的“问题字典”,不建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