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5:12:07 | 浏览:62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的十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翻开第一版,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线装书的样式,里边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最为特殊的是,它的检字手段还是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公布现代的汉语拼音,而且这本字典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动物、植物,
建筑、各种当时的农业和工业机械都绘制得栩栩如生。词典专家说,在书籍和纸张珍贵的年代,那就是当时的一本小百科全书。
“文革”时的修订本,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痕迹。如“呼”的例句被要求增加“高呼毛主席万岁”。1971年修订本共改动1100余处,引用毛主席语录46条,打开字典,扉页上的“毛主席语录”等三行红色彩大字被印在非常醒目的地方。“文革”后期,在人口多达10亿的中国,《新华字典》成为硕果仅存的一部字典。即使是1979年那次修订,虽已处在拨乱反正的年代,但受历史条件和观念制约,一些新的政治套话又不知不觉被增加进去。一些收入的注释和例句与当时形势已经不相适应,如“人民公社”、“总路线”等。
文革时期《新华字典》
后来的几个版本,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比如印刷和包装逐渐精良,字体的样式逐渐丰富,而词义和解释的修改也日渐丰富。六七十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社会变迁新出现的词汇也多起来;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八九十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
《新华字典》
到09年《新华字典》已经出了10版,单单商务印书馆就印制了204个印次。1998年商务印书馆有了专有出版权的意识,把全国印刷权收回。每次《新华字典》开印都是50万册、100万册。然而,在1966年文革期间,《新华字典》的版被毁了。周总理指示,一定要有字典。于是1971年商务印书馆从咸宁干校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老专家回京,做了《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从1971年到1992年中间的20年,《新华字典》的组织修订和维护完全由商务印书馆自己负责。
第十版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100多个新词和环保意识的体现成为修订版的闪亮点。其中增补的部分新词、新义、新例和少量字头,使字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面貌和群众语文生活。增补的新词、新义、新例涉及通讯、计算机、医药、食品、生物技术、法律、经济、管理等当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光纤、光盘、互联网、黑客、软件、硬件、手机、艾滋病、木糖醇、克隆、基因、公诉、公证、听证、投诉、期货交易、盗版、审计、公示、互动、白领、蓝领、绿卡、社区、超市、理念等。
同时,修订版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字典所涉及的异形词作了相应处理;还增补了插图;为方便读者查检,增加了按字母顺序编排的梯标;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第10版还同时推出了三个不同版式,即普通版、双色版、大字本。此外,新版还增加了《地质年代简表》。
第11次修订增收正字800余个,主要以姓氏、科技术语等为主,删除了一些字的异读音,对于一些已经使用稳定的新字设立字头,删改其中一些难懂或过时、过长的例子。在修订稿过程中数次召开论证会,到中小学里听取意见。有时为了一个地名的汉字使用准确,翻阅大量古书,还跑去边远地区向当地人求证。
《新华字典》
此外还增补了一些人名、地名和姓氏用字,从公安部得到人口普查资料,从民政部得到地名用字资料,并吸收部分读者意见,新增字头2800多个。另外,还增加繁体字1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
在具体的修订中,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如增补字音,增补新义,增删词语,增补人名、地名和姓氏用字,更新附录及改动体例。比如字音的变动,像“的”字,就增加了“di”(一声)标音,加入“的士”的释义;在增加释义部分,比如给“晒”字增加了“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这样的解释;此外还有增加例证;增删词汇;人名、姓氏、地名较大增补以及体例的改动几个方面。
第11版增加了许多汉字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义项。比如“晒”增加了新的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晒工资”、“晒隐私”;“奴”字新增了“为了支付贷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之意;“门”字新增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之意。“晒工资”、“房奴”、“学历门”等这几年的网络“热词”也出现其中。
同时,新版增加了部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词语,如在“民”字的解释中添加“民生”,组词为“关注民生”;“愿”字中添加“愿景”一词;“和”字中新增“和谐”一词;“工”字的例证中新增“农民工”。删去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比如“煤油、马达、马力、合作社”等。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使用得起《新华字典》,此次修订还特意出版了平装本,价格只是双色本的一半。虽然是一本小小字典,但是里面却有许多历史和诸多文化界人士的心血。《新华字典》第一版是1953年出版,如今已经有58年,参与过字典编撰的人包括魏建功、叶圣陶、陈原、吕叔湘、金克木、丁声树等一大批学者,迄今已经发行了4.5亿册。
同时,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表示,《新华字典》第11版发行之日,就是12版修订之时。
这本字典颇具创新精神,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如旧日字典的肉部、艸部、高部、鼓部、齐部、龟部等都并省,而有些旧日字典根据《说文解字》、篆书的写法不分的,这本字典里都按楷书的写法分为两部,如“刀”与“刂”,“火”与“灬”,“心”与“忄“,“水”与“氵”,便于查检。这种办法在中国字典中是前所未有的。
2、所收单字有8500个左右,在单字训解之下连带加出的复音词和词组有3200多个。复音词和词组都加有标志,这样就兼有简单词典之用。
3、在释义中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使读者能进一步理解多义词不同语义转变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词义的发展颇为有用。这是编者用心之所在,也是其他字典所不曾有的。
4、这本字典第一版有不少名物的插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所解释的内容(后来重排删去)。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编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这样说。“《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同时,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字”,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编撰人员说,第十版在原先第九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其实,《新华字典》出版50多年来,平均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如同一台影像机,《新华字典》记录、反映了新中国这55年的风雨变迁。”刘庆隆老先生说,《新华字典》编撰之初,不可避免地留下特殊时期的特殊痕迹。比如收了一些政治性的名词术语,“生产队”、“互助组”、“人民公社”、“高呼毛主席万岁”等。在某些时期,《新华字典》成了后人眼中的“政治教科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字典进行修订,删除一些不太常用的,如“租借地”、“愚民政策”、“锻铁”等,增加了互联网、黑客、克隆、期货交易、盗版、白领、社区等上百个新词新义。环保意识也渗入了字典的修订中,对于已经被国家定为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的,一般都将释文中“……可食”等语句删除,增加了“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等语句。
2016年4月1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关负责人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计算时间(2015年7月28日),其全球发行量达5.67亿本!
《新华字典》的定价一直是一斤肉的价格。1957年是1元,后来是7角,1998年版11元,2004年版12.5元。这里有个典故,周总理曾经提议降低成本,所以商务印书馆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谓绞尽脑汁,要好纸又要便宜,让农村的孩子能买得起。当然,这种低价政策也符合商务的作风,商务的辞典定价普遍很低。
央视报道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湖北省教育厅政府采购320万册的《学生新华字典》,并非政府要求的正版字典,居然是该省一家出版机构临时拼凑起来的无主编、高差错率、中标价高于零售价的不合格工具书。据了解,该字典存在着万分之二十的错误,是国家规定的20倍,超过国家规定销毁规定的4倍。这些错是非专业的系统性差错。 [4]
腾冲事件
云南腾冲52所学校现7万多本盗版字典
实地调查显示,腾冲县52所农村中小学发放的7万多册字典都是盗版。据悉,腾冲县已将所有盗版字典“召回”并封存。无独有偶,距离腾冲县400多公里的临沧市临翔区通过招投标采购的2 .7万余册《新华字典》也是盗版,这批字典大多还囤积在临翔区各中心学校,大部分还未发放到学生手中。
《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获奖现场
伦敦时间2016年4月12日下午,《新华字典》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在英国伦敦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举行。吉尼斯世界纪录高级副总裁马克·弗里加迪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计算时间(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共达5.67亿本。(央视)
【新华字典第12版首发:新华字典增添粉丝点赞等新词】今天,《新华字典》(第12版)正式首发:①增添新词达100多个,如“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点赞”等;②增补了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包括“卖萌”“拼车”等;③应用程序APP同步发
工具书是学习的好帮手,被称为“无言的老师”,“教科书的教科书”。商务印书馆被誉为“工具书的王国”,出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广大师生必备的工具书。今天,“新华家族”大聚会,亲约吗?1.《新华字典》(第12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
说不出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夹杂着气愤,新华字典是孩子们学习汉字的标杆,为什么会有低俗内容?夹杂着失望,这些内容到底是怎么出现在字典里的?今天这样一则热搜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现在能发现并下架已经不错了!但这背后所反映出来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谭华一本“书龄”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作为人手一本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撰以来,共经历了12次修订,上一次第11版修订为2011年6
来源:人民网原标题:小字典记录大时代 9月1日,《新华字典》编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编纂者、出版者、读者等汇聚一堂,畅谈阅读使用《新华字典》的故事和感受。《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迄今已经印行6亿多
《新华字典》第12版八月正式出版发行以来,已完成全国新华书店的上架工作。经过12次修订的《新华字典》,发行已超过6亿册。新版《新华字典》到底新在哪?第12版《新华字典》历经五年反复论证修改,有50多个专项全面升级,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特别是
6月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1.0版)正式上线,成为市场唯一正版的《新华字典》App。然而,其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完整版则需付费40元的情况,引发舆论争议。在应用商店中,《新华字典》的评分也两极
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生活,你还记得那本《新华字典》吗?近日,第12版《新华字典》正式亮相。一本“书龄”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作为人手一本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如果你现在手边正好有最新版《新华字典》,那么可以翻到封底,这八个字就写在那里。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中国人口大概5.5亿,其中4亿是文盲,这本小字典的任务就是要给4亿人扫盲。如今《新华字典》已总共卖出了超过6亿册,这个销量
作者 | 摸书斋主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这本汉英双解版的《新华字典》至今陪伴我已22年了。记得当初是其出版后第一时间购买的,版权页和贴在书后的发票记录了这一美好的时光。特点是对比出来的。这种汉英对照的形式,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
来源:法制日报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和50个典型案例。这十大案件中,有7起民事案件、两起行政案件、1起刑事案件。多数曾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热议,包括王老吉加多宝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
从咿呀学语到顺利毕业,每个人在学校的启蒙教育都至关重要,而每个人的入学教育也都会随着一本《新华字典》拉开序幕。小编读小学那会儿,《新华字典》工具书和书包文具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堪称入学标配。因为汉语学习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基本上每一代人学习汉语
01前脚刚拍好照片,宣传了工作成绩,后脚就被责令整改,批评其作为。前两天,澎湃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事情。由于“毒教材”的影响太大,广西的全州县人民检察院呢,就联合当地教育局、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对相关小学教材、少儿读本进行专项督查,并对书店逐本
今天(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在京揭幕并向公众开放。陈列馆主体工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展出面积400余平方米,展线长200余米,含图片700余幅、文字7万余字,并展出各时期重要出版物、历史文献、20世纪20年代上海宝山路商务总部建
手中有两版《新华字典》,一本1971年,一本1979年。我们来看看到底删没删大家争论的内容。如果想看其他字可以留言,我拍出来。1971年版的很有时代特色,扉页还印有语录,1979年修订取消了,不过这两版属于字典史上的“问题字典”,不建议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