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5:04:37 | 浏览:353
暑假读物
【特点】
⒈从小到现在还能看的,每年都要反复看的。
⒉要通俗易懂,而且还要有意思
《王力古汉语字典》通俗易懂,人人都会,你看不懂的地方,它还会自动把你教会。
能把字典当作一本书来来读吗?读字典是一件快乐的事吗?读字典有什么收获?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毕业于巴黎大学,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贡献】
小时候学的拼音就是来自他参与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
中学生会经常用到他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尝试写古诗词的同学,还会买到他的大家小书(系列之)《诗词格律》
【故事】
可能现在很多后辈不了解王力先生。
王力先生小时候很贫困,上的私塾小学辍学,后来给大户人家当家庭教师,正巧在这个人家读了许多他们的藏书。在1926年,他考上清华国学院。1927年的时候,她留学去了巴黎大学(地球的一线城市)。在这个城市要生存下来实属不易,王力先生是勤工俭学,自学法语做翻译来换生活费。他的论文写的是家乡的方言的语音方面的《博白方音实验录》
一个广西小县的方言也能写出博士论文,有时候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家乡留给我们的一切都是特别珍贵的。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王力先生带着家人,辗转到了长沙,那时候手里没有书,想做学问也没有办法。
有一天,王力先生闲逛,来到一个书摊,看到有本《红楼梦》他就分开读了起来,发现这里面主要的不就是清代北京方言吗(也有其他方言)?这是多好的研究方向。然后他又去买了一本《儿女英雄传》,这本也是北京方言为主,就搭配着当做研究材料。
那个时代给战争流亡中的知识分子出了的难题太多了,是王力先生总是尽力为学术工作找机会,她特别珍惜自己的光阴。
他们一行人一路辗转到西南联大。
这时候生活也很穷。煤油灯都用不起。
只能用豆油灯,王力先生在灯下写讲义,他的妻子就在灯下织毛衣,补贴家用。当时那个年代,许多大的学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说闻一多先生帮人篆刻也是为了贴补家用。
在生活中,王力先生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有一年他暑假去越南搞语言调查,回来以后发现大家因为日军轰炸太厉害都不在城里住了,跑去租昆明近郊农民们的房子。王力先生去晚了,只能租一个很破的小房子。虽然是两层楼,一楼确实养牲畜的粪水很臭,墙壁斑驳。王李先生只是略微的修饰了一下,就住了下来。
了撇:湖南话的意思是干净利落。
王力先生的困难不只是生活和治学上的,更是时代本身的难题。后五四时代,一方面是白话文兴起,另一方面是外来语的纷繁。当时国内的语法学研究,大部分都是在套英语语法。一个古老文学的文字没有文法可言,这是说不过去的。没有文法,也导致了当时语言的使用,就像失序了一样。文白夹杂,汉语与外语夹杂,作为一个语言学家,看到这样的情形是很心痛的。
在1935年的时候,王丽先生提出来要做好汉语语法的研究。后来用了八年的时间,写出了《中国文法学初探》。是我们现代关于汉语语法的奠基性论著。
王力先生给出语法的解释是:“语法就是族语的结构方法”语言也是我们的民族命脉,一定要保护我们的语言。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规范使用汉语。
1984年,力立先生84岁,这一年,他决定用生命最后的时光,来编一部理想的古汉语字典,可以呈现词义历史发展变化的那种,很精细,相对完备的字典。于是一个84岁老人每天工作8到10个小时,直到1986年去世前,他还坚持在写。虽然最后没有写完带的遗憾离世的。但是最后这部字典是他的学生们合力完成的。为了纪念王力先生,这部字典起名叫做《王力古汉语字典》。
央视曾经被王力拍过一部纪录片叫做《孤独而有尊严的一生》,讲述王力先生的故事,也祝福大家能从被“卷”得仿佛不能呼吸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上的自由,不要害怕去拥有大的梦想。
生活一地鸡毛,或许处处煎熬。我们要克服困难,苦难都好许多,尤其是常常要面对那些,让我们精神产生无穷内耗的困难,所以不如去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也过好我们孤独而有尊严的一生。
王力先生是干一行爱一行,他也很喜欢学习外语——25岁学英语,27岁学法语,50多岁的时候跟学生一起学俄语,80岁的时候,他还听日语广播学日语。
王力先生不光幽默,而且还自黑,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叫龙虫并雕斋。学文做的大,那叫雕龙。写点小文章,做点儿普及学问,这叫雕虫。
王力先生做起学问的时候是巨人一样的存在,学习普及知识的时候是乐于做和善于做的。王力先生,除了写《诗词格律》这种大家小书,还写过
《江浙人如何学习普通话》
《广东人如何学习普通话》
王力先生也写散文,并有部散文集叫《龙虫并雕斋琐语》,里面的内容很有趣,比如说他观察总结说,我们中国人就是非常爱睡觉民族。
宰予昼寝 被孔子骂
苏秦刺股 孙敬悬头抵抗犯困
这些都是形式,中国人其实对睡觉这件事,是赞扬和推崇的。
比如说诸葛亮隆中高卧,陶渊明北窗高卧,都被称为山中高士。
陈抟老祖 一睡百余天,更是集睡觉之大成
孙钦善先生经常会提到王力先生,他在学术成就方面的评价是四个字:“登峰造极”
【趣事】
有人问,王力先生做学问的秘诀是什么?王力先生的回答是:“多吃肉,多吃肥肉”。然后那天下课以后,蔡丹君老师几个小伙伴都去燕南食堂。点了干烧肉很大一块儿,仿佛在吃学术的灵感,学术的智慧。长大后有所感悟,动不动就相信治学有秘诀的人就别聊学术了,聊聊吃肉得了。
学术研究除了勤奋下功夫,别无他途。
【目的】
阅读字典是,首先让自己能忍受枯燥。人之所以觉得知识枯燥,那是因为这时候悬浮在知识外面。想把书读好,是没有捷径的。阅读字典这样锻炼一下对纯知识的摄取的忍耐力。其次,字典里的内容看上去很碎片,比如说每个字的释义后面,其实是有很多的例句群,他们往往来自于不同的经典。编者,他是通过这个例句群,来给我们展现词语的使用,原来是可以这么丰富的。例句群内部会有自己的内在历史逻辑。处理碎片化的知识,寻找碎片知识背后的联系。
字典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朋友,王力先生曾经说过,那学习古代汉语就是为了培养阅读古书中的能力,不要老指望白话翻译,这相当于嚼别人嚼过的馍,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比喻。
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生活,你还记得那本《新华字典》吗?近日,第12版《新华字典》正式亮相。一本“书龄”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作为人手一本的“国民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
【猎云网成都】7月2日报道 (文/杨晓薇)“快快查汉语字典”是一款方便易用的汉语字典应用,团队创立于2014年7月,目前已有14人的规模。用户可以通过拼音检索、部首检索以及笔画检索等方式在“快快查汉语字典”中直接检索到相应的字,字库中不仅收
汉典作为一个建站于2004年的免费线上词典,拥有规模庞大的汉语数据库,致力于为在中文学习、研究方面有兴趣的人提供说明及服务。官网给出的数据显示,汉典目前收录近10万个汉字、36万个词语、短语和片语,以及超过3万个成语的释义。不论你是学生还是
这些实词均取自高考真题,是高频中的高频。其释义均出自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权威保障。高中生赶紧背起来。属:连接,作文章;委托,托付幸:宠爱治平: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故:从前常:尝,曾经固:本来;因此;确实具:准备,具备,完备,详
暑假读物【特点】⒈从小到现在还能看的,每年都要反复看的。⒉要通俗易懂,而且还要有意思《王力古汉语字典》通俗易懂,人人都会,你看不懂的地方,它还会自动把你教会。能把字典当作一本书来来读吗?读字典是一件快乐的事吗?读字典有什么收获?王力(190
想念王力先生。“找爱人,不仅要投缘,也要看重人品和肚量”。“要尊重知识,要尊重常识。”……。先生的耳提面命,让我受益终身。此前,除夫君外,我极少与人提及自己有幸在先生家蹭饭。因为我深知自己粗通文墨、才疏学浅,有愧这段师生缘分。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动态信息:《2022国考行测备考:如何成为行走的汉语字典》更多相关的信息内容,请关注甘肃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关注公众号:甘肃华图(gshtjy),获取更多资讯! 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填空一直是各位同学比较头痛
IT之家5月17日消息 HanYou是一款可用于识别的智能词典和翻译软件,主要用途是帮助用户学习中文。据官方介绍,HanYou强大的离线光学字符识别引擎(OCR)能够利用电子智能设备的相机功能识别图片或现实中13000多个中国字符,因此Ha
一方是下岗职工自学成才的古汉语民间学者,一方是整理古籍、出版学术著作的权威出版社中华书局,因为文字挑错产生了联系。近日,热心读者屈军生向文化艺术报反映,自己经过多年钻研积累,在古代汉语方面具有权威影响的《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发现了61处讹误
国学大师网:是一个小编非常认可的网站,也非常实用的说文解字工具平台,涵盖万千,包罗万象,所以推荐给你们!(版权归国学大师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为国学文化贡献一点力量!)【部件查字】可查20万个汉字,可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所有汉
在汉语普通话的使用已经极为普遍的今天,汉字读音的标准肯定是要遵循汉语字典的规范,这一点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可是,关于一位中国现代大学者名字的读音问题,虽然汉语字典上早有规范,却在学界始终存在着争议,甚至一些语言学家坚持以汉语字典上没有的字音
汉字称得上大部头的字典有三部,一部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人诸桥彻次编纂的《大汉和辞典》,一部是七十年代台湾出版的《中华大辞典》,第三部就是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感谢书籍电子化,不然这样大部头的书,普通人是无法得见的。日本的《大汉和
六书广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归纳总结的六书理论。几年前,去河南漯河龙塘办事,听说许慎文化园就在附近,心怀崇敬,特去拜谒。几年过去了,也不知现在变化大不大。子学宗师——许慎墓前的“字”形牌坊许慎(约5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58位真人的故事初来中国,熙熙攘攘的人群差点把我吓回家找妈妈,本打算毕业以后就回国,没成想在这一呆就是9年。和中国文化碰撞的过程有震撼、有误会、有尴尬、有苦恼,不出意外我这个外国人很可能会成为你今天的笑点。发自内心地奉劝外
19世纪是大英帝国战胜法国称霸世界的世纪,此后急于向东方扩张,目标是当时的大清帝国。其时英国工业革命早已完成,向北美、非洲、印度、东南亚的殖民扩张也无法消化其新产能。中国庞大人口数量形成的巨大市场,以及广袤无边的领土和富饶的资源,自然引起这